close

P1180901.JPG

(王金龍理事長)

這天來到台東延平鄉武陵村來體驗原住民農村的生活,

這次真的十足貼近農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更感受到原住民血液裡熱情的因子,

雖然是來體驗其生活模式,但是,

卻把我們這群大多來自城市的人,當成他們的貴客,

除了向我們介紹講解布農族(Bunun)的歷史文化淵源,

也教我們學著用一根竹子做童玩、體驗做陷阱,

晚上更實地體驗聞名全球的八部合音。

才剛踏入武陵村的活動中心,村民們早起火造飯,

為了我們的到訪,這其中的往來交通及住宿農家的連繫,

早就讓他們忙翻天了!

P1180902.JPG

為了讓我們未來兩天一夜的活動順利,先請長老依布農族的儀式替我們祈求,

類似開光,讓我們之後的行程只見光明,沒有遲滯阻礙!

P1180905.JPG

長老余長日(阿努巴拉拉芘

在網路上,要找到布農族相關的文化起源及故事,可以說少之又少,

二天參訪武陵村下來,發現武陵村家戶的外牆,多有布農族的相關故事,

若能有專屬有的解說隊,這對布農族的文化,是種保留也是傳承!

另一方面,村裡的耆老:達海‧伊西把拉拉苾,也是我兩天一夜住宿的Home爸,

一直致力於布農族文化的研究,努力將原本散亂的文化史重新拼回,

甚至自費出了二本關於布農族文化的書,我曾問為何不爭取更多的公經費,或是出售?

但是老人家明白這其中的難度,可能反而成為散佈布農文化的阻礙,他寧可用送的,

直到如今剩沒有幾本,憑著住宿的緣份,我拿到了其中一本。

P1180907.JPG

這位就是達海‧伊西把拉拉苾,漢名余謙成,門口的木雕,是他親手之作,

未經師授,全是自己隨興之作,隔天大家還輪流參觀其工作室;

延平鄉武陵村,曾孕育了兩三位紅葉少棒,達海‧伊西把拉拉苾的兒子余宏開,

正是第一代紅葉少棒選手,但於1995年因車禍身亡;

達海‧伊西把拉拉苾對尋回重建布農族文化的努力,經由口述,在google可以找到不少文件,

但他老人家仍以為有所不足,目前仍積極投入中!

P1190158.JPG

老人家帶我們上樓,這是我今晚的住宿地。

P1190103.JPG

簡單的床舖,台東山上氣溫大,但那天晚上很涼爽,

窗外吹來自然的山風,連冷氣都不需要,

問了老人家幾點起來煮早餐,他說:五點半可以嗎?

當然可以!可是人家老人家四點半就起來運動等我們了,=.=

P1190102.JPG

從二樓陽台望出去,傍晚略有雨,但空氣甚清新。

P1180922.JPG

達海‧伊西把拉拉苾 曾擔任過村長及代表,在久遠的年代時,

這些職務沒有什麼薪資,不過因為達海‧伊西把拉拉苾的國語在族人中,

算是相對較好的,由他出席會議,雖然有口音,但至少辭能達意,

若搜尋達海‧伊西把拉拉苾的漢名"余謙成",也會看到,

當年紅葉小將余宏開凱旋回國時,曾蒙蔣宋美齡夫人接見,

以當時的年代,有這層關係,要為族人謀福利當然更方便;

退休之後,在村子當地皆尊其為耆老,他自己除了木雕,

還自己蓋了迷你版的布農族石屋,這些石片都是自己從山上扛下來切成小片的,

木頭的部份也是自己切割,村子裡的新人結緍時,

都會請達海‧伊西把拉拉苾幫忙蓋一座。

P1180923.JPG

布農族(Bunun)的意思,為真正的人,

與其它某些原住民"可能"來自中國古越族或是菲律賓一帶不同,

布農族相信自己本就生於高山之顛,日本人未侵台之前,

布農族一直活躍於中央山脈,是遊牧的高山族,

男人出外打獵,為免妻女遭禍,會交付一把槍,或是弓,

敵人若從屋頂入侵,可以從屋窗攻擊,在屋裡全佔盡了地利之便,

另一方面,是為了透氣;達海‧伊西把拉拉苾的手造石屋,

除了尺吋迷你外,所用材質,與當年布農族所用並無差別。

P1180925.JPG

這是布農族的抗日英雄:拉瑪達星星

布農族的抗日英雄很多,但原因不若漢人之漢賊不兩立,

原先布農與日本人的相處甚好,直至日本人強制要求布農族下山移往平地,

此時就產生了反抗之心,日本人因而有了"理藩"之舉,

在這過程中,每個原住民驃悍的反擊,何止讓日本人頭痛不已!

P1180927.JPG

不過,縱使佔盡地利之便,流著祖先留下奮戰的血液,

在敵眾我寡、日本人祭出誘敵之計下,

拉瑪達星星和其兄弟、堂兄弟等,也因而落入日本人之手,

這是他們行刑前,最後的合影照片,達海‧伊西把拉拉苾的書中,

類似這樣的照片,有很多是日本人所提供,

時至今日,當初的日本人第二代,如今也是白髮蒼蒼的老朽,

來到武陵村,也是住在達海‧伊西把拉拉苾的家裡,

吃著烤玉米,談著上一輩的歷史。

P1180930.JPG

達海‧伊西把拉拉苾的牆上,可以看到掛滿了獎狀,

大致上都是因木雕出色而獲獎,而桌上的地球儀,

是找到某棵樹的一節樹幹,利用天然的特性雕成,

這顆地球儀是可以轉動的。

P1180931.JPG

這個迷你屋是達海‧伊西把拉拉苾的一個紀念,左側的柱子寫著:

一、我出生在往啞口途中經過栗園過去的一個地方叫做(HALUSING),

四歲時隨著父母親遷到武陵。

二、在民國八十九年八月十一日我請了利稻村的親人帶我去當年出生的老家,

當我們到達時,老家已是雜草叢生。

所以,當時日本人強逼高山族布農族下山時,達海‧伊西把拉拉苾也不過四歲,

他曾說,在年紀約廿歲左右時,當時遇見不少布農耆老口述祖先的歷史,

有些他認為並不重要,沒放在心上,沒想到日後會走上尋根之路。

P1180932-1.jpg

大略參觀完達海‧伊西把拉拉苾的家,我們又回到活動中心,

今天吃的是布農族午餐,雖然大家說只有半套,

我覺得很不錯,布農族的烹調方法我個人還滿喜歡的。

P1180933.JPG

紅豆煮某種不知名的肉骨,還不錯。

P1180937.JPG

今天的爐灶很傳統,另一頭也有廚房,但白飯及湯品,都是搭灶煮成的。

P1180938-1.jpg

布農媽媽說著,今天的湯有加紅豆哦,

熟了之後加一點鹽就可以吃了,

排骨煮紅豆,還滿好吃的!

P1180939.JPG

熄火起鍋,我們要用餐了。

P1180940.JPG

上菜。

P1180951.JPG

因為在場有部落客,又免不了一陣快拍。

P1180955.JPG

用灶火煮出的台東好米。

P1180959.JPG

秋葵、地瓜葉、南瓜、柳丁等,都是自家後院的種植;

蝸牛肉意外地好吃,有機會應該讓法國人見識一番;

小魚乾雖然是外面買的,也是台東的特產。

cats.jpg

地瓜葉有川燙,還有將小魚乾剁碎拌勻的兩種作法;

自家養的土雞,梅乾豬肉等,

這餐布農午餐,讓大家吃得很開心;

布農的烹調大致上以簡單為主,火烤、水煮最常見,

清淡少油,又不失食材原味的鮮甜。

cats1.jpg

餐後,總少不了小米酒這種飲料。(未成年請勿飲酒)

P1180964.JPG

最後要謝謝今天為我們大家起灶做飯的媽媽們!

P1180966.JPG

飯後,長老余長日(阿努巴拉拉芘)教大家用竹子做童玩。

(這裡有長老的報導:http://tw.epochtimes.com/b5/9/5/28/n2540873.htm

P1180968.JPG

現在示範做手槍,布農族曾引以為豪的,

是祖先曾有來福槍的技術;

在更早之前,布農族是有文字的,也有將做槍的技術留下,

但一場大洪水,就沖毀了文字,武陵村裡大多是基督徒及天主教徒,

聖經裡也有大洪水的故事,某種程度上,

布農族的人很常拿聖經上大洪水的故事與自己流傳千年的故事相呼應。

P1180970-1.jpg

完成品很精細,是真的可以發射的手槍,

子彈可以用紙沾水揉成小團,或是直接用小石子。

P1180977.JPG

這是用手機的錄影。

(以下錄影請用360P以上觀看)

 

第二個童玩也是用竹子做成的。

 

中場休息時間,長老一時興起,示範了彈弓弦。 

P1180983-1.jpg

雖然周邊聲音有干擾,但還是可以聽得到彈弓弦的聲音。

 

第三個童玩是用樹上的果子,做成陀螺,真的可以轉動的。

P1180984.JPG

P1180986-1.jpg

這次的活動,由行政院農委會水保局台東分局主辦

後山生活創意工坊協辦,經詢問與我同住的朋友,

才知道這個活動在七八月早就開跑了,我只有參與到最末段了,

雖然只有參與一個農村,但其中的豐富度令人滿足不已,

台灣的農村觀光有其發展的潛力及特色,尤其是花東縱谷一帶,

農民的熱情、秀麗的景色及豐富的人文,

都值得來此住上二天一夜,遠離都市喧囂,

靜靜聽著當地耆老的故事,會帶人不同的思維,也沈澱了思緒!

想來武陵住一晚嗎?這裡目前沒有民宿,但有村民無限熱情的歡迎,

詳情請洽:台東縣延平鄉武陵社區發展協會 王金龍理事長:0912-088310

 

這裡不要求體驗人數最大數,即使只有一二人,王理事長會竭盡所能地安排適合的農家,

除了日常盥洗用具,所要帶的,是一顆平等無差別、有容乃大的心胸,

你會發現,過去對原住民的負面評語,全源自漢人的自以為是,

重新認識他們天生就有的熱忱情懷,了解台灣農家最根本的生活,

這一趟下來,有這些收獲,不虛此行!

 

另外,歡迎大家加入FB社團來按讚:

臺東地區特色農村體驗活動

http://www.facebook.com/groups/20439396302340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卉(hui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