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高鐵的方便性,周休其不用在台北吃早餐,
坐上高鐵,臨時起意,就選了台中地區,
騎著機車來到台中第二市場,
聽說這裡都是台中人傳統的味道,
第二市場隔壁剛好是萬益豆乾,吃完買個拌手禮就完美了。
在第二市場的入口處,有兩家老店,一是王家的菜頭粿及糯米腸。
另一家則是阿嬤a相思麵店,
除了主食不盡相同外,
怎麼覺得湯品和某些品項雷同?
這兩家還有相同之處,生意不分軒輊地熱鬧!
先回到王家,早餐的第一頓就是給王家,該點什麼好?
看看下面:菜頭粿+米腸+蛋,就是這個了!
老闆娘負責湯品和甜不辣這個區塊。
老闆忙著煎菜頭粿及糯米腸,兩夫妻各司其職。
糯米腸煎得焦香。
據說王家的菜頭粿是純米製成的,
老闆前方的菜頭,是用來抹油擦在煎台上的。
淋上醬油膏及紅色辣椒,煎好的菜頭粿及糯米腸就上桌了。
先看看糯米腸上的辣醬,有甜度但不辣,
糯米腸腸衣不是純大腸做的,
所以每條才會那麼規格且制式化,
說真的,這樣的糯米腸,我不認為是古早味。
裡面的糯米很香,如果花生能再多一點,則是美味許多。
我不喜歡煎得不夠焦的菜頭粿,王家的即屬這種,
應該是純米製成,但沒有蘿蔔味道及香氣,
也吃不到蘿蔔絲,我南部很多製粿店家可能還好很多。
所謂"吃著碗裡看著碗外",在吃菜頭粿的同時,
看看隔壁的相思麵攤,點了碗麻醬麵$35,
麻醬香氣一上桌直衝鼻腔,相思麵攤有多種麵條可選,
我選了白麵,很Q,但麻醬太甜,
感覺相思麵攤的麻醬沒有調入蒜,應該是素食類的做法,
但我個人以為,這麼甜的麻醬,調點白醋才會平衡,
可惜了這麼香的麻醬。
之後又向王記點了一碗綜合湯,這碗湯頭清淡不油,
好喝得很,綜合除了魚丸、黑輪、油豆腐和豬血等,
還加入了酸菜,整體湯頭口感很好。
連吃兩攤鹹食,口也渴了,對面正是有名的老賴。
價位不貴!
跟老賴買了杯老賴紅茶及豆香紅茶。
不論價位只論口味,老賴的原味紅茶算是我喝過很普通一般的,
濃郁度我個人並沒有很滿意,再說豆香紅茶,
豆漿底過薄,紅茶本來我就很不滿意,
所以,老賴就被我除名了。
聽說,中彰一帶,所謂的滷肉飯,就是焢肉飯,
在台中第二市場這裡,除了下午才開的李海,
還有山河及另一家,我們今天選了山河。
價位還是平價。
中部的焢肉,都將皮與肉分開燜滷,
再以牙籤一併串起,看起來是很費工的流程。
這裡賣的不止滷肉飯,也有各類菜色,我覺得像某種小型自助餐。
點好了滷肉飯及滷豆腐,桌上還有兩種醬菜任人取用。
我點了較瘦的部位,瘦肉整塊很有彈性又不柴,
但是山河的滷汁不太夠味,香氣也普通。
但這滷豆腐我就滿喜歡的。
滷得入味又有孔洞,滷汁香氣不明顯,
鹹度不高,光這樣吃著也不錯。
一個早上都在台中第二市場打發,
老實說,我吃到真正滿意的並不多,
也許這是台中在地人的老古早味,
但我還是喜歡台南府城,也許中部與南部的調味有差異吧,
但是,在台中的幾家餐廳的味道,我個人則還滿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