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開清總兵署後,得知附近有浯江書院,
算算時間無多,可得加緊把握才好,
心裡又盤算著這幾日買的伴手禮,
究竟遺漏了什麼,
這才發現浯江書院算是在金城熱鬧的市中心,
附近就有一兩家土產店,
可以在這裡找找看有什麼是遺珠,
只是回到台灣,會發現某些金門產品台灣也有賣。
但來到浯江書院,又到了休息時間,這下子要一點半才開門,
沒有事先做好功課,但又不想浪費時間等待。
(註:浯江書院每周一休息不開館)
在浯江書院往下走,就是將軍第,
直接走進裡面,只聽聞佛音不絕於耳,
一般家居用品一應俱全,顯見是將軍第後人仍在此居住,
基於尊重主人,靜悄悄地在裡面拍照一圈,便退了出來。
以下來自網路:
將軍第是清代被誥授為武顯將軍的盧成金之府第,
位於後浦 (今金城)北門。
盧成金,字維麗、號芬亭,生於道光二年(1822年),卒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
幼年家貧,稍長乃投身軍旅,隨船搜捕海盜有功,
即獲提拔;咸豐、同治年間,更參與平定廈門的小刀會,積功補提標後營把總,建功無數。
以下來自網路:
將軍第約建於清光緒七年(1881年),腹地雖不大,
但仍配置成三落大厝的建築形制,
具體表現了晚清時期閩南建築的工藝技術。建物正面磚雕以「囍」
字為主題,字樣周圍均有圓弧線條收邊,相當講究。
而將軍第雖是以武功得功名,
卻以"文章華國、詩禮傳家"期許後人。
『吾家長物無它唯有忠孝存二字,
爾輩繼繩勿替須知廉耻重千金』
很有一代武將的威儀,以此期許子孫,
無愧將軍第之名。
進入將軍第後,有塊大黑石,可惜太暗拍不出,
據說是從紫禁城的一塊地磚起出,賜與盧將軍。
另一個是聖旨龕及皇恩誥命的匾額,
盧家現仍保有五道聖旨誥命。
有機會來到將軍第,或許不若商賈人家的精雕細琢,
但自幼貧苦,以自身武功剿滅海盜晋身廟堂之列的盧成金將軍,
對後人子孫的期盼,自成一番規矩,
有機會來到浯江書院這裡,不妨將車停在書院,
然後徒步來到這裡,因為將軍第不好停車,
可以細細體會將軍第自成一格的威儀。
可是看看時間浯江書院仍未開門,
又騎回了金城市場,這時候市場裡的廣東粥早就收攤了,
但往下騎,就看見這家福裕手工麵線,
一大包不知多重,要價$100,
買回家後,母親還挺滿意品質的。
第一次看到白麵線飄揚的景況。
話說,金城市場這一帶,賣麵線的挺不少,
當然還有像馬家及鬍鬚伯等包裝麵線,
只是那些在台灣都買得到,
另一個網路建議是模範街的阿婆麵線,
只是我今天等不到阿婆開門營業了。
這下子浯江書院終於開門了,工作人員只有一位,
很是熱心,頻頻向我致歉,因為我小小等了會兒,
我表明第一次來,喜歡自己走走拍照,
何況這時間內也有新收獲。
書院門口就有朱熹夫子的名言,
另進入東廡廊上,均是朱熹的墨寶詩詞。
浯江書院膏火碑記。
書院內有一處陳述朱熹夫子生平,
其中特別點明,朱夫子與金門的淵源,
時朱夫子任福建泉州同安縣主簿,當時金門屬同安縣管轄,
受其教化,自此金門文風鼎盛,
以下來自網路:
金門地方士紳感念朱熹教化恩澤,自清康熙26年(1687 年)建置浯江書院,
至乾隆31年(1766年)在院內另闢「朱子祠」,奉祀朱熹迄今,
相沿有243 年歷史,為金門地方文化的特色。
這裡是朱子祠的所在地,就在浯江書院的後方,
前面所看到的講堂及書院的部份,
都是金門縣政府後來依原樣重建,
只有朱子祠這裡,是真正的古蹟。
金門的學風鼎盛,始於朱夫子教化,
數百年來,金門雖飽受海賊侵擾,
但人才濟濟,明清兩代進士即有47人,
遑論層出不窮的武將,還有現代仍在增加中的博士榜。
正因為朱夫子自宋代後,對金門影響如此之深,
直至現代,而有"海濱鄒魯"之美譽。
爾後歷代官員及文人等,來到此地,
總不忘為朱夫子留下匾額,增添夫子美名。
金門曾有四大書院:浯江書院、燕南書院、浯洲書院及金山書院,
雖然都不是由朱熹一手創立,但因其開文風之先河,
才有日後這些書院的創立。
目前除了浯江書院較完整外,浯洲書院現是沙美市場,
燕南書院目前仍在動工修復中,至於金山書院,
目前也只有遺跡而已了。
就這樣又在書院逗留了一個多小時,金門三日遊真的完全結束了,
除了點收應買的伴手禮外,還有些尚未造訪的景點,
只能留待下次了,依金門人的人建議,
還是得十月來氣候才宜人,縱是如此,不脫質樸的金門,仍是讓我很眷戀不捨!
延伸閱讀:
豐盛早餐----金門遊記Day1
台閩第一坊----邱良功母節孝坊
金門民宿----水調歌頭
烈嶼(小金門)半日遊
[水頭聚落]金水食堂
烈嶼金瑞成貢糖廠
[金門小吃]科記廣東粥
[金門伴手禮]金一燒餅店
金門第一高峰----太武山
[金門小吃]談天樓
御賜里名----金門瓊林聚落
八二三戰史館&俞大維紀念館&榕園
料多味鮮----金門蚵嗲之家
金門小吃----聯成廣東粥
水頭聚落
金門水頭----金水國小
金門珠山聚落
金城古蹟小吃----奎閣、陳詩吟洋樓、巧味香、清總兵署
留言列表